下载书目录
选择订购数量
保存好发邮件或QQ
联系我们确定交易
以科普阅读和科学实践启智增慧 |
10院士联合发起“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 以科普阅读和科学实践启智增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常湘萍 发布时间:2025-02-28 12:56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常湘萍 让科学之光照亮眼前的路,点燃心中的灯。2月15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0位院士,齐聚在四川巴中举行的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围绕阅读习惯、阅读实践、阅读载体三个方面,联合发起“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以期进一步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倡议鼓励青少年养成科普阅读习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深阅读,拓宽科学视野,以科学思想充盈心智,以科学力量赋能成长。
培养阅读习惯 提升科学素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沈岩、汪景琇、滕吉文、郭爱克、朱敏、谢素原,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郑纬民,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符志民等10位院士,联合发起的这份承载着科学梦想的倡议书,充分彰显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不仅是对青少年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优秀科普内容创新表达的有力推动,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离不开深化科普阅读活动。”沈岩在代表10位院士宣读“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而让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应有之义。 卢春房认为,当今的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科技的希望,只有培养自己的意志、品格、智慧、心胸,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优秀的科普读物如同智慧的灯塔,阅读科普文章就如与科学家对话。巴中倡议鼓励青少年养成科普阅读习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融合阅读实践 培育科学思维
“科普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刘嘉麒表示,聚焦于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活动,更是意义非凡。 读书和实践是增长智慧的最好办法,积极参与阅读与实践活动,可使青少年持续提升科技素养。巴中倡议希望,青少年要积极参与科普阅读与实践活动,培养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通过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在院士科学家讲座中收获智慧指引,在“科学小记者访谈大科学家”实践活动中感悟科学家精神,在“科学少年中国行”研学活动中厚植科学情怀,成为科技强国征途上的少年追光者。 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普视听盛宴,可以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热情。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开幕当天发布的“科学少年中国行·科旅巴中”科考研学体系,尝试以科学家引领青少年开展自然与人文研学的范式,探索科普与文旅、教育等产业的跨界融合,为科普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科普与视听结合,科普作品便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当科普与文旅结合,青少年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感受探知未知世界的科学之美。”卢春房认为,我国高铁从无到有,离不开一代代铁路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高铁技术创新的经验,可以为青少年实现科技创新梦想提供一些借鉴。 刘嘉麒表示,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心爆棚的黄金时期,希望更多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去大自然探索,去科普场馆体验,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体验科学的魅力。
创新阅读载体 塑造科学品格
多形态阅读拓宽人生视野。巴中倡议希望,青少年应善用阅读载体、塑造科学品格,结合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以科学思想充盈心智,以科学力量赋能成长,在科普阅读中激发潜能,为实现人生的无限可能筑牢根基。 “数字化时代,以现代视听手段开展专业科普工作极具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刘嘉麒认为,科普视听以其独特的优势,将科学的严谨性与趣味性有机融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内容。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上,“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开馆。“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打破传统科普教育的界限,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于一体,利用现代视听手段,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生动、直观、互动的方式呈现给青少年。元宇宙光影聚落以及大巴山影像记忆馆等多个沉浸式数字光影科普视听场馆群落,集中呈现航空航天、文博科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将在院士专家团队的鼎力帮扶下,以优质原创科普内容助力,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沉浸式视听体验。”《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主编郭晶表示,“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将每月一个主题,持续开展科普视听活动,让青少年与科学家聚首,引领他们走进科学的魅力视界。 |
上一篇:金秋十月品书香!苏豫黑农家书屋阅读氛围浓 下一篇:《AI赋能演讲》新书分享会于深圳图书馆举行 |
当当网 博库书城 中国全民阅读网 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百道网 中信出版集团 国家新闻出版署 高教社网上书城 光明日报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工人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中国政府采购网 开明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中华书局 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文艺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版权所有:北京五车书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公安部备案号11011202000405 技术支持:北京五车书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图书经营许可证号;京批字第直25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