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书目录
选择订购数量
保存好发邮件或QQ
联系我们确定交易
让馆藏珍品转化为新时代文学源头活水 |
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让馆藏珍品转化为新时代文学源头活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25-03-28 09:18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商小舟 李婧璇)98万件馆藏珍品、21万件文物如星河璀璨,785件国家珍贵文物铭刻文心,142座作家文库构筑起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立体图景。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宏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人民艺术家”王蒙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主持会议。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邱华栋等出席会议。 1980年,巴金先生发出建立文学馆的倡议,捐赠7660件手稿信札,并捐出《随想录》等著作全部稿费,用于文学馆筹建。1981年,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作协正式启动文学馆筹建工作。1985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万寿寺西院开馆。2024年5月18日,中国现代文学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回首40年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文学馆已从巴金先生最初构想的文学资料馆,到集茅盾故居、图书馆型、档案馆型、展览馆型、研究中心及博物馆型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学殿堂,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文学博物馆发展之路,为文化强国建设写下鲜明注脚。 张宏森在讲话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文学正肩负着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将98万件馆藏珍品转化为滋养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使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气象的重要窗口。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我们的宝库、标志和‘扬声器’。”王蒙期待,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门可以“越开越大”,增加人气,吸引更多的群众、市民和青年来参观,让他们了解文学、亲近文学、走近文学。 座谈会上,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陈建功等先后发言。束沛德、毕飞宇、孙甘露、阿英长孙钱荣毅等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创作手稿等珍贵文献。 以“此地江河浩荡”为主题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回顾展同步开展,鲁迅新塑像揭幕暨“大师花园”作家塑像创作计划启动。 |
上一篇:2025年河南省“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暨传媒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下一篇:书香青城”走进地铁 打造地铁线路的“数字新阅读” |
中国全民阅读网 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百道网 中信出版集团 国家新闻出版署 高教社网上书城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工人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中国政府采购网 线装书局 开明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中华书局 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文艺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