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短信 拨打电话

批发流程

书之缘媒体

在阅读中成长 共赴一场“追光”之旅


在阅读中成长 共赴一场“追光”之旅
发布时间:2025-03-31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

阅读不仅是汲取知识、启迪智慧的关键途径,还是传承文化、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如何审视自身的阅读需求,做出合理的阅读选择?海量的图书资源,如何有效辐射到更多地区和群体?要让书香飘到每一个角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了致力于推进全民阅读的多位专家,他们认为,全民阅读,“一个也不能少”。

全民阅读,“全”在哪

“全民阅读是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今天,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有效开展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加深对全民阅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从5个方面分析了全民阅读的“全”字:一是阅读主体的全面性,涵盖各年龄、地域、职业及特殊群体;二是阅读内容的全面性,包含广泛知识、丰富主题和多元观点;三是阅读形式的全面性,满足不同群体、时空和场景需求;四是阅读制度的全面性,完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推动研究、鼓励创新和促进合作;五是阅读机构的全面性。

培根曾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将这一观点融入全民阅读的语境中,不难发现,阅读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加速器,更是社会智慧与文明传承的桥梁。“从整体而言,阅读效果的全民性,意味着它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都有积极影响。从个体而言,阅读效果的全民性,意味着大家通过阅读活动得到了知识的积累,进行了思维的训练、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成长。”朱永新说。

全民阅读被多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朱永新说。

全民阅读,怎么“全”

推进全民阅读,助力解决阅读困难群体的需求是难点之一。这块“短板”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民阅读的普及率,尽快补齐它,全民阅读才能真正“全”起来。

“以前,视障人士只能读市面上大约5%的书,现在随着无障碍阅读的推进,许多阅读的障碍得到了解决。”相关技术成果不仅让视障人士受益,更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更多人群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杨佳作为哈佛大学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她说自己就是无障碍阅读的受益者。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进程中,杨佳发现一个问题:健康阅读环境的构建对于所有读者群体都至关重要。我国有1700万视障人士,他们主要依赖触觉与听觉来感知外界信息,而传统盲文纸张因工艺限制,容易吸附灰尘、细菌和病毒,给这一群体的健康带来了隐患。同样,学龄前儿童及老年人在阅读时也面临着相似的健康风险。

于是,在杨佳等专家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的纳米抗菌纸技术获得更多关注和推广。这种纸张既保留盲文触感又抗菌,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盲文书籍、儿童读物和老年人大字本图书,有助于为这些群体创造安全卫生的阅读环境。同时,杨佳在2020年提交的《关于科技助力健康,推进长效抗菌功能性纸张在视障人士、学龄前儿童及老年人图书应用的提案》还获评为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优秀提案。

2022年5月5日,《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生效。“这不仅为阅读障碍者打开了新的阅读大门,也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共同推动社会向着更加文明、包容、进步的方向发展。”杨佳说。

“近年来,保障残疾人平等阅读权益、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中国残联与相关部门不断扩大优质阅读资源供给,积极推进数字赋能无障碍阅读服务,努力消除残疾人信息获取和文化参与的障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届主席团主席程凯说,未来希望共同营造无障碍阅读环境,加强文化设施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和环境改造,提升阅读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充分彰显版权的人权温度,持续优化无障碍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无障碍阅读版权服务体系;借助科技力量拓展阅读时空,加大对无障碍技术的研发投入,创新无障碍格式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模式,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便捷的阅读体验;深化无障碍阅读志愿助残服务,在无障碍阅读的天地里播撒更多爱的种子,培植更多真善美,共同推动“书香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除了关注阅读困难群体,推进全民阅读还离不开全社会阅读氛围的营造。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全民阅读推广、领读者大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朱永新曾多次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感悟,探讨阅读对人生、对社会的影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书香中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朱永新说。

从全民阅读到终身阅读

杨佳15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19岁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9岁时却不幸失明。而立之年,人生落入低谷,是阅读和书籍,让她看见了生命航行中的灯塔,给了她拔节向上的力量。杨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哈佛的学习经历让自己深刻体会到了终身阅读的重要性。哈佛图书馆的借阅证对借阅本数没有限制,她可以借阅大量书籍,甚至常需要校车帮忙运回宿舍。她强调,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让她学到知识,更让她意识到,阅读是终身学习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同时,如今是多元阅读工具的时代,杨佳觉得,像手机、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及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让阅读更加高效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面对技术变革,既要坚持传统,又要主动适应,在回顾历史中坚守信念,在展望未来中探索融合。“尽管有人担忧AI等技术影响文学创作和阅读,但历史证明,文学总在适应变革中发展,文学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使其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说。

“全民阅读之‘全’不是我们的浪漫梦想,而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平等追求,我们相信,我们阅读的每一本书都是一片美丽的羽毛,许多羽毛组成我们智慧的翅膀。我们在阅读中追光前行,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帮助我们展翅飞翔。”朱永新说。


作者:牟昊琨 杨月 胡嵊锴

 
 上一篇:让更多人在“陈夏书房”共沐书香
 下一篇: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开征求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合作伙伴

当当网 博库书城 中国全民阅读网 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百道网 中信出版集团 国家新闻出版署 高教社网上书城 光明日报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工人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中国政府采购网 开明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中华书局 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文艺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集镇陈桁村委会东200米 (备案京ICP备16061730号-1) 邮编:100054
电子邮件:shuzhiyuan918@qq.com 联系电话:010-60846281;手机17710290555 。qq75881979。

版权所有:北京五车书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公安部备案号11011202000405 技术支持:北京五车书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图书经营许可证号;京批字第直250015号